去年迈入万亿“俱乐部” 今年优先保民生稳就业——佛山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

时间:2020-06-18 09:46:59 浏览次数:406 来源:南方+ [ 字体:大:26  24  中:22  20  小:18  16 ]

6月17日上午,佛山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,佛山市市长朱伟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,总结2019年以来各项工作成果,明确今年全年发展目标,并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。

 

看成绩

GDP过万亿 人均可支配收入5.4万元

佛山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751.02亿元,增长6.9%,扎实迈进国内经济总量超万亿城市行列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859.48亿元,增长7%,居全国城市第6位,佛山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。

先进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9.9%、31.2%,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61.4%,2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,“四上”企业数量达1.59万家,显示佛山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。

在创新驱动上,去年佛山财政科技投入98.16亿元,增长79.6%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834家,新签约投资超亿元项目478个,计划投资3370.6亿元。季华实验室建设居省实验室前列,实现引进全职院士零的突破,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、东丽无纺布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。

在民生服务方面,去年佛山财政民生支出670.76亿元,增长9.5%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.2%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.4万元,增长8.9%。城镇新增就业8.7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%以下。

(佛山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现场。来源:南方+)

 

抗疫情

多方合力实现患者零死亡、医护零感染

今年的报告中用了相当篇幅介绍佛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。

报告提到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佛山第一时间落实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,坚持“四早”“四集中”原则,对所有发现的确诊及疑似病例尽数收治,实现全市确诊病例动态清零、患者零死亡、医护人员零感染。

同时,佛山迅速组织近6万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,凝聚带动全社会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、总体战、阻击战,迅速遏制了疫情扩散势头。疫情期间,佛山全市水电气讯等多项公共服务保持稳定,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。

在落实自身防控的同时,佛山派出还先后派出五批共352名医护人员,支援湖北抗疫一线,人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。在复工复产后,佛山全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迅速转产,医用口罩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产量大幅提升,有力支持了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。

为尽量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后续影响,政府及时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意见、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十条指导意见等近20份政策文件,安排3000多名联络员挂点联系2万多家企业;1-4月新增减税降费79.9亿元,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;发行4亿元消费券,促进消费市场回暖;分期分批引导学生返学复课。

 

定目标

优先稳就业保民生

今年的报告中未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。朱伟表示,经过综合研判形势,佛山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。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努力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,措施包括:

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;

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.5%左右;

进出口促稳提质;

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

谋发展

聚焦七大重点工作

一、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。

扩大有效投资,安排省、市重点项目投资超1000亿元;力争新增投资超10亿元的内资项目和超1亿美元的外资项目共60个,总投资1000亿元;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;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00亿元;新建5G基站7000座以上.

推动消费回升。支持餐饮、商场、文旅、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,加快培育新零售、直播电商、无人配送、医疗健康等新业态,到2021年打造8条以上美食集聚街区,打造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。

千方百计稳企业保就业,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,将佛山打造成为全国制造业成本“洼地”。

二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,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
实施“强核”工程,加强智能制造、新一代电子信息、新能源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,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产品和装备。

实施“立柱”工程,做大做强装备制造、泛家居、汽车及新能源、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,谋划推动氢能源产业示范试验区建设,打造“2+2+4”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
实施“强链”工程,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性安全性为目标,加大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力度,引进一批促进产业链集聚发展的关键项目,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优质企业的根植性,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稳定发展。

实施“优化布局”工程,严格落实产业发展保护区划定规定,力争累计完成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12万亩,打造一批连片1千亩、3千亩的产业园区,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空间。

实施“品质”工程,建设全国首批“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”城市,开展不合格产品清零行动,鼓励企业参与制(修)订国际、国家、行业标准,探索推出“佛山标准”,强化品牌建设,弘扬工匠精神,着力打造中国制造品质标杆。

实施“培土”工程,深化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,积极谋划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,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一流环境。

三、依靠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增强发展新动能

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加快季华实验室一期和仙湖实验室建设,打造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;培育发展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“小巨人”企业和“隐形冠军”企业。

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、行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,力争新增省级创新创业团队3个、中高端人才1800人以上。

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。推动工业及高新技术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;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。

四、抢抓“双区驱动”战略机遇,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

加快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。重点加快“1+4”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启动区建设,打造广佛荟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;推动广州地铁28号线西延至佛山、南海新交通与广州南站衔接,加快推进珠三角枢纽(广州新)机场规划建设;共同打造先进装备制造、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与健康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。

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。与深圳合作,加快形成佛深“1小时经济圈”,主动承接深圳优势产业溢出,推动“深圳创新+佛山产业”合作发展。与港澳合作,高标准规划建设顺德港澳城,深化与香港离岸贸易合作,对接澳门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网络,建设首批省级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。

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加快由产品端“走出去”向制造端、资本端“走出去”转变;谋划一批中德合作示范性产业项目。

五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,着力补齐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短板

提升城市形态功能品质,加快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深入推进城市更新(“三旧”改造)三年行动。高标准建设东平水轴,打造新的城市客厅和地标性建筑。全面推进22个市级特色小镇建设。

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地铁2号线一期、3号线建设,做好2号线二期、4号线一期、11号线、13号线一期的前期工作。落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要求,完成“一环”高速化改造辅道建设,加快推进“一环”西拓工程,开工建设季华路西延线等项目,再打通20条“断头路”。建成地下综合管廊总里程超60公里,海绵城市面积达建成区面积的20%。

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实施美丽乡村“五大行动”,加快4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“百里芳华”乡村振兴示范带首批47个节点项目建设,推进30条古村落活化。加快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。落实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工程,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高水稻种植面积,加快恢复生猪生产,提升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自给率。

六、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

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;

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;

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。

七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进步

提高公共服务水平。强化防疫物资生产保障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;升级改造市疾控中心实验室;实施学前教育“5080”攻坚计划,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;加快市颐养院、市新社会福利院建设;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;

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。加快建设佛山文化中心“两馆一厅”;擦亮“世界功夫之城”“世界美食之都”“博物馆之城”品牌;依托南方影视中心打造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;

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佛山。

来源

网易综合:南方+、南方都市报、羊城晚报